1)第一七三章底气十足的李治_唐人的餐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仁贵在丢弃了皇帝这个大包袱之后,同样兵进博州,跟裴行检在魏州的做法如出一辙,解除了博州的武装,皇帝派出去的官员么也越发的老练,在博州虽然干着惊天动地一般的大事,民间却并不慌乱,不仅仅在分割大家族一事上进行的非常顺利,在剿灭豪族的事情上也没有出半点岔子。

  虽然说互助组的事情做的比较滞后,跟李思带着一大群掌柜的进行的亲民事业比起来,朝堂上的官员们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些刚刚分到土地的穷人们打交道。

  眼看着天气逐渐暖和了,李治就准备朝泰山出发,继续他的封禅大典。

  这一次,皇帝准备直达兖州,到了兖州,也就到了曲阜,从曲阜渡过泗水泰山就在眼前了。

  从濮阳到兖州,中间有两个大湖,一个是巨野泽,一个是东平湖,古梁山就在这两个大湖中间,皇帝想要去兖州,梁山是必经之路。

  在大唐,只要有大泽,大湖,与大山,必定会有强梁盘踞其中。

  对于这些人云初不在乎,军中的斥候就能把他们杀光,问题是,现在的强梁恐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强梁,有了数不清的豪族加入之后,强梁真的会变得非常的强大。

  云初就搞不明白,自己当后军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的为皇帝守好后路,等到皇帝来到他的军中,他本该是中军的,薛仁贵应该变成后军,裴行检必然是前军,负责清扫皇帝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没想到皇帝现在自信心爆棚的厉害,直接将云初所部拆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为前军,一部分为中军,一部分为后军。

  他觉得自己依靠手中的八万人,就能大摇大摆地前往泰山封禅。

  云初一连上了三道奏疏要求皇帝慎重,至少在濮阳多待一阵子,等魏州,博州的事情结束之后,再前往兖州不迟。

  奏疏被皇帝留中不发。

  云初又建议,大军应该走濮州,过范县,经过阳谷,东阿,进驻济州城,如此,就能与身在魏州的裴行检,身在博州的薛仁贵始终相互呼应,并且在抵达济州城之后,就可以与平阴,肥城,泰山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应该是所有前往泰山的最优的一条道路。

  奏疏还是被皇帝给拒绝了,云初不知道皇帝要干啥,非要走强梁遍地的郓城,梁山,平陆一带再进兖州,如此一来,前往泰山的道路变远了不说,还因为要路过巨野泽跟东平湖道路变得更加难走了。

  二月的最后一天,重新成为军中主帅的云初不得不率军出发,前往濮州。

  三月的濮州春雨绵绵,云初披着雨披骑着马在大队亲军的护卫下艰难的向东进发,身上的甲胄吸收了不少的潮气变得沉重了很多,最要命的是弓弦,弩弦都受潮了,每隔四个时辰,就要更换一遍。

  八万人在一条破烂的官道上艰难的

  请收藏:https://m.fcfsc.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